阅读历史 |

第511章 我知道病患根源所在了。(1 / 2)

加入书签

“进去说。”

看这孩子傻乎乎地站着也不知道说话,那衙役连忙将他往里推了一把。

“小姐,老夫人,不如就在前院找个地方坐吧。”小吏建议,既然是议事总不能叫贵人站着。

子墨还是看向了楚楚,楚楚点了点头,说:“等等他们。”

然后又看向那个小哥哥,楚楚说:“现在不拉肚子的有几人?能叫他们都出来一下吗?”

男孩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但是看着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带着商量的语气看着楚楚:“身子还软的是不是可以先不出来?我今早看着能出来的,应该也就有十个差不多。”

楚楚看向秋梨,秋梨也点点头说:“那是有好转的迹象呢!也不算少了。”

楚楚才跟那男孩说:“精神太差的就不用出来了,待会我们再进去看看,让他们出来的时候都要戴好口罩。”

出去找人的衙役速度倒是很快,没一会儿把其他三个衙役都招来了,看正厅里凳子不够,他们自己又从旁边的房子搬出来几张,然后自觉坐到他们的下首位。

其他三个衙役的说法都跟前面两个说的差不多,都说拉肚子的人数和次数都减少了,病患也在慢慢的恢复,更没有重新被传染的。

男孩的速度也不慢,除了原本他们见过的那另外两个,还找来不少人。

有一个婆子、那天还奶孩子的那个妇人居然也手里抱着孩子出来了,也用块干净的薄布捂住孩子的嘴。

其他的七个都是男子,全部都是青壮年,一下子连小孩子就十三个人,比刚才男孩说的还要多,只有一个是用人轻轻搀扶着的,那两人应该是一家的。

每个人都很瘦,看来没少受病痛的折磨,不过看见他们谁都没有战战兢兢,上了台阶本来想磕头的,子墨照楚楚的意思,不想让他们再受罪没让他们跪下,所以都恭恭敬敬老实站在一旁。

看凳子不够,又怕他们累着,子墨让他们在大半尺高的门槛上坐下,一下就把七八米长的门槛都坐满了,老婆婆和那妇人孩子坐在最边上。

“你们别怕,在座的老夫人和小姐都是京城有名的郎中,你们吃的药也是他们从京城带来的,都是为了让你们尽快恢复,问什么你们都照实说就是。”

子墨的话讲得很缓慢,尽量让他们都听懂了,也有缓和他们心理的意思。

他们听罢都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坐得居中的楚楚和颜奶奶,眼里没有一点的怀疑。

颜奶奶看向了楚楚,这时候她确实没太明白楚楚的意思,自然不知道怎么替她分担。

“你们三人是不是很少吃菜粥?”楚楚的眼神看向了原本一起煮粥的三个男孩。

三个男孩子马上诚惶诚恐的,最大的领头忽然站起来,而且一下就跪了下去,像是被抓住了什么把柄一般。

最大的那个战战兢兢的先说:“小的三人不喜欢吃菜,粥煮熟的时候先捞上来三碗,才把菜放进去的。”

开门那个也连忙补充:“粥的分量都一样,我们没有多吃。”

一个个跪着一直不敢抬头,最小的那个一下就吓哭了:“呜呜,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粥也不吃了,请贵人不要责罚。”

其实不用猜就知道,除了不喜欢吃菜这个原因,恐怕他们是趁着煮粥的便利,为自己谋了点小福利,捞最稠的来吃了。

换成是谁做这份工作,可能都会有点私心,毕竟那个馒头是吃不饱的,而且三个都是半大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天天帮着煮粥送给病患,能做到这样已经难能可贵了,还不至于到责罚的地步。

颜奶奶看不得他们哭,知道他们误会了,不过还是厉声说:“都重新回去坐好,好好回小姐的话,回答好了就不责罚你们。”

三人抬起头,看看坐在前面的所有人,并没有人要责罚他们的意思,连忙爬起来重新坐好,都两只手恭恭敬敬的放在膝盖上。

楚楚又看向那个妇人,把那妇人看得诚惶诚恐的,楚楚只能尽量用很温和的声音问道:“上次你跟我们说,家里的老婆婆把馒头让给你吃,她自己吃的菜粥比较多对吗?”

那妇人虽然年纪不大,倒是还镇定:“婆母说我要奶孩子,夜里容易饿,才主动给我大半个馒头的,奴婢不敢虐待她。”

听这话还是对他们有所误解,还是以为他们有问罪的意思,楚楚忍不住扶额:跟他们说话真的太难了。

楚楚又问:“所以她就天天拉肚子,你倒是拉得少一些,是不是?”

妇人也有点怕了,申辩说:“确实是这样的,以前奴婢菜粥吃得少,所以一天拉个三两次,但是婆婆原本一天拉六七次,腰都直不上来,但是这几天吃药,我是不拉了孩子的便便也很好,就是婆婆也好了些,刚刚吃菜粥下去的那一个时辰会拉个一两次,其余时间是不拉的。”

“你们其他人呢?这几天也都是吃了菜粥后开始拉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