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章 火烧蚂蚁(1 / 2)

加入书签

若是这里有末世前的昆虫学家,肯定会对变异蚂蚁大呼不可能,蚂蚁群的行动古怪而混乱,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并解开其看似混乱的行为方式,会发现蚂蚁们总是按照第一只开拓者发现的路线前进。即使开拓者所走的路线犹如迷宫般复杂,后续的蚂蚁们仍然会遵从前者的信息,任劳任怨地绕着90%都是错误的路线坚持不懈地前行。

十五架大型无人机还在执行生物燃油喷洒计划,尽管每次喷洒7.5吨燃油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若进行十次,或一百次呢,当然,营地并没有足够的燃油来支持一百次的喷洒任务,但进行十次喷洒的燃油供应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十五架大型无人机,如同勤劳的小蜜蜂一般,来回穿梭于天际。而地面上,数不尽的蚂蚁在稀稀落落的燃油雨中坚定地前行,场面异常壮观。

这种生物燃油是从各种废弃材料中提取的劣质油,经过人为地混合了各种生物助燃材料和粘合剂。蚂蚁那看似光滑的乳红褐甲壳上,沾满了如同尿液一般的生物燃油,仿佛是上天在以这种方式进行独特的“恩赐”。在黑夜的背景下,不时有照明弹划破天际,形成一个个明亮的照明球,将地面上蠕动的蚁群清晰地映照出来。

数量庞大的蚂蚁群体粘着黄褐色的生物燃油,估计有数万只之多。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燃油散发出一种诡异的气味,一度引起了蚁群的骚动。然而,这种骚动很快就被集体意识所压制,个体行为的混乱在整体秩序中变得微不足道。尽管如此,队列还是出现了明显的扭曲,前后衔接不再紧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推搡。然而,这些变化在大规模的蚁群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为了防止沾满燃油的蚂蚁接近营地并可能引发火灾,指挥部果断启动了点火装置。十几架经过改装的无人小飞机,就像二战时期某国的神风敢死队那样,义无反顾地俯冲向蚂蚁群,这些小飞机直接撞击在蚂蚁的甲壳上,不久之后,黑烟开始袅袅升起。

起初,黑烟并不明显,也没有明火出现。在一段长达三十多秒的静寂之后,一道道浓厚的黑烟才开始缓缓升腾。那漆黑的烟雾无法遮蔽正在燃烧的红色火焰,火焰随着风势逐渐扩大,迅速从几个点连成了一片。

火焰如众人所期盼的那样,一片接一片地引燃了蚂蚁,将无数的蚂蚁席卷其中。此起彼伏的火焰让无数的蚂蚁骚动不安。此时,群体意识再也无法抑制个体的恐惧。无论是什么虫子,火焰都是它们天生的恐惧之源,并非所有虫子都喜欢火焰的飞蛾。

火势迅速蔓延,形成了一道高大的火墙。许多被火焰点燃的蚂蚁不再遵守蚁群的规则,它们四处乱蹦乱跳。有些蚂蚁甚至跑向尚未着火的蚂蚁,踩着同类的身体四处逃窜,同时将沾满燃油的同类也引燃。

浓厚的黑烟遮蔽了天空,使得侦查无人机无法透过厚重的烟雾拍摄下方的情景,这将指挥部的参谋们快急死了,他们可不只是为了幸灾乐祸吃瓜围观,而是为了评估蚁群的损失情况。

在侦查无人机操作员手忙脚乱地胡乱操作,以及一群非专业人士七嘴八舌地指点江山和发号施令时,刘恒招呼一名参谋过来,对他说道:“将之前的画面剪辑一下,然后发送到前线战士们的私人终端上,给他们一点安慰。”

随后,刘恒扭头对乱成一团的指挥大厅大吼一声:“别再往下飞了,你们没学过物理吗?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火势越大,外焰温度就越高,这塑料的无人机能防火吗?往上风方向飞啊!”

刘恒的提醒,很快让侦查无人机操作员恍然大悟。他操控无人机迅速飞到了上风处。从这里开始,滚滚黑烟被大风吹散,隐约可见一道道火焰在蚁群中迅速升起,形成了一道道交错纵横的火墙。无数蚂蚁在火墙中四处冲撞,试图寻找一条生路。更多的蚂蚁则像炸了窝似地四处乱窜,然后被火焰无情地焚烧。

蚂蚁是否接触到生物燃油已不再重要,正如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能够置身事外。在烈火的焚烧下,连冰块都能瞬间蒸发,更不用说是一只小小的虫子了。

蚂蚁被点燃后,火焰变得更加狂烈。原来,蚂蚁的蚁酸具有高度的可燃性。尽管侦察无人机的视角有限,只能看到蚁群的一小部分,但飘在空中的乾阳却能大致了解全局。他此刻在心中为火焰呐喊助威,期盼着火焰能迅速蔓延至整个蚁群。然而,他也清楚这是不可能的,蚂蚁可不是由蜡烛制成的。

营地天空中的“眼睛”可不止一只,另一架具有更高分辨率和更强抗干扰能力的侦察无人机正在密切监视蚁群的大后方。当蚁群中间的大火烧起来之后,后方的蚁群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像火烧屁股一样开始撤退。无数的蚂蚁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球形,然后浪潮一样翻滚着往后撤退。

“蚁球”是蚂蚁在面临攻击或危险时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但此时“蚁球”的形成只是为了避免因恐慌逃窜而造成道路堵塞。无数的蚂蚁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如同洪水般的浪潮,一层层不断向外涌动。

在看见“蚁球”的瞬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